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
经历疫情影响,中国2022年的电力增速不及预期。1月19日,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《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》,报告数据显示,2022年,全国全社会用电量8.64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3.6%。而中电联在2022年初预计当年电力消费增速为5%-6%。
(资料图片)
全年来看,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二、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较低,分别为0.8%和2.5%,一、三季度增速分别为5%和6%,处于中电联的预测区间。
分行业来看,第一产业用电量1146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0.4%,城乡居民用电量1.34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3.8%,增速较高。天气因素对居民用电影响明显,2022年8月,全国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,全国平均气温达到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平,当月居民生活用电增长33.5%。2022年12月,四次冷空气影响中国,全国平均气温为近十年来同期最低,当月居民生活用电增长35%。
电力增速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。占比最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量5.7万亿千瓦时,同比仅增长1.2%,是电力增速不及预期的主要因素,其中第二产业用电量在二季度、四季度都是负增长。具体到不同行业,其电力增速也反应了行业景气度,如新能车整车制造用电量大幅增长71.1%,而建材中水泥行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5.9%,消费品制造业用电量同比下降1.7%。
电力装机方面,尽管在经历2021年电荒之后主管部门强调了煤电的保障兜底作用,煤电项目核准也在2022年出现回温,但总体低碳转型的趋势并未受影响,且程加速趋势。
2022年,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亿千瓦,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1.6亿千瓦,占80%。截至2022年底,中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5.6亿千瓦,非化石能源装机12.7亿千瓦,占比达到49.6%,同比提高2.6个百分点。新投产的总发电装机规模和非化石能源装机规模都创历史新高。
电量方面也延续了低碳转型趋势,2022年,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8.7%,占总发电量比重达到36.2%,增加1.7个百分点。煤电发电量同比增加0.7%,发电量比中为58.4%,同比降低1.7%个百分点。并且在三季度来水偏枯时,煤电发电量同比增长9.2%,发挥了兜底保供作用。
另外值得一提的是,中国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在继续深入。2022年,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52543亿千瓦时,同比大幅增长39%,市场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到60.8%,同比大幅提高15.4个百分点。
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《2022-2027年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显示:
根据国际能源署(IEA)的年度电力报告,到2025年,全球每年新增的电力消耗将大致相当于英国和德国目前的用电量。预计届时中国将占全球电力需求的三分之一。
中国将占全球电力需求三分之一
中国持续不断地需要更多电力来运行全球工厂,并为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提供充电服务,表明中国对更多电力的迫切需求,这将把全球电力需求推到新的高度,加剧公用事业公司跟上步伐的压力。
随着各国为实现雄心勃勃的气候目标而补贴更环保的技术,并致力于使供暖和工业过程脱碳,世界各地的电气化正在增加。这就需要公用事业公司投入更多资金建设发电站,用可再生能源补充化石燃料,并埋设更多电缆以扩大电网容量。
IEA预计,2024-2025年间,电力需求的年增长率将达到3.2%,相比之下,今年为2.6%。
而由于欧洲和美洲的大幅削减抵消了亚洲煤炭和燃气设施的增长,预计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(约占总排放量的40%)将趋于平稳。
此外,IEA表示,到2025年,全球发电排放强度(即单位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)预计将平均每年下降约3%。
对于2023年的电力供需形势,中电联预计中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,拉动电力消费需求增速比2022年有所提高。正常气候情况下,预计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9.15万亿千瓦时,比2022年增长6%左右。
2023年中国一次能源需求增长5.3%,较2022年的2.9%激增。预计2023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占比将从2022年的56.2%下降至55%,因可再生能源和核电增长。
电力需求将增长5.5%,增幅高于2022年的3.6%。受益于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,工业电力需求(特别是高科技、绿色制造业和其他高耗能行业)将急剧上升。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,2023年净零排放来源发电量的占比将达到38%,高于2022年的36%。
国际能源署(IEA)预计,全球可再生电力容量将在2022年至2027年间增加2400 GWh。这与今天中国的总电力容量相同。这一预期增长率比一年前预测的增长量高出30%,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对可再生能源追加政策权重的速度有多快。
IEA还预测,可再生能源在未来5年将占全球电力扩张的90%以上,到2025年初将超过煤炭,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来源。能源大转变正在以比两年前更快的速度进行。
IEA强调,可再生能源已经快速扩张,但全球能源危机随着各国国家寻求利用能源安全利益,进入了一个增长更快的惊人新阶段,世界预计将像过去20年所做的那样,在未来5年增加大量可再生电力。
目前,在可再生能源领域,欧洲走在了最前面。截至2020年,可再生能源在德国、英国、意大利、西班牙等国发电总量中的比重均超过40%。远远领先于美国(20.6%)和日本(21.7%)韩国仅占7.2%。虽然不是所有欧洲国家的平均数字,但决定欧盟竞争力的国家的这种超前行动使碳边境交易制度(CBAM)的实施成为可能。
欧洲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积累了最多的商业经验和技术,占据了比较优势。例如,英国2020年前后煤炭火力发电约占40%,但目前煤炭即将完全退出。英国在此过程中安装了约1万台以上的风力发电机。
《2022-2027年中国电力生产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》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,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、发展现状、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,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、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、行业的发展建议、行业竞争力,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。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,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。
关键词:
2023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经历疫情影响,中国2022年的电力增速不及预期。1月19日,中国电力企2023-05-11
1、开场一定要和活动的主题相契合,精彩的文案只有扣住主题思想才能发挥出最大的魅力所在。2、例如,您的主2023-05-11
私营发电公司GSEnergy与韩国庆尚北道蔚津县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,考虑使用NuScalepower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2023-05-11
南京医药:南京医药2022年年度权益分派实施公告2023-05-11
红网时刻新闻5月11日讯。(通讯员陈康)5月7日,衡东县政协许素珍委员工作室携手搏思特文化走进日新学校,2023-05-11
4月25日,钧达股份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 67亿元,同比增长94 84%;实现归母净利润32023-05-11
白雪公主作文200字四年级第1篇在一个帝国里,有一个国王和一个王后生了一个小女孩,名叫白雪公主。但是白雪2023-05-11
【主力资金监控:大金融板块净流出超48亿】财联社5月11日电,财联社星矿数据显示,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文化2023-05-11
近日,我们从广汽本田官方了解到,全新本田雅阁(参数丨图片)将于5月20日正式上市,除了常规的燃油版车型2023-05-11
1、真正的终极在汪藏海的海底墓中已经提到:就是真正的云顶天宫。2、不是所谓的大、小圣山,那座在半空中悬2023-05-11
1、头盔具有防风、挡雨、防虫、御寒等多种功能,但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保证人身安全。2、所以,选择头盔时一定2023-05-11
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,如何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,锻造一支高质量年轻幼儿教师队2023-05-11
12分+14分+16分,勇士压制湖人!詹眉组合尽力了,维金斯余额不足,湖人,勇士,库里,詹眉,维金斯,勒布朗詹姆斯2023-05-11
第四次智涌时刻已来,5000天内,世界将再次翻转,当文明挣开枷锁。2023-05-11
目前美国通胀同比增速出现拐点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将放缓,金银弱反弹,但经济数据仍偏强美联储态度偏鹰,仍2023-05-11
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•戴蒙(JamieDimon)周三表示,国会在美国债务上限问题上的僵局,以及美国可能出现的2023-05-11
英雄联盟冰球队员贾克斯多少钱,冰球队员贾克斯多少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伱好2023-05-11
资金流向数据,主力资金净流入50 98万元,占总成交额4%,其中超大单净流入0 00元,大单净流入50 98万元2023-05-11
《科创板日报》5月11日讯(记者黄心怡)星环科技发布的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显示,2022年全年营业收入为32023-05-11
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5月11日讯(记者赵歆通讯员肖潇)10日,记者从武商梦时代获悉,作为全球最大纯商业体2023-05-11
据21世纪经济报道5月10日消息,“今天接到了相关部门的电话,要求我们适当控制通知存款、协定存款利率上限2023-05-11
部分东南亚机票价格腰斩节后机票价格大跳水 “五一”假期后,出境机票价格再现“跳水”。5月10日,据多2023-05-11
5月6日,复旦大学EMBA华北同学会2023年会在北京召开。北京金华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、书记,北京城建中南土木2023-05-11
当AMD首席执行官LisaSu上周说该公司有望在本季度发布其主流的RadeonRX7000系列显卡时(在新标签中打开),2023-05-11
欢迎观看本篇文章,小升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。合肥有几个机场,原来那么少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2023-05-11
